关键词
诗文库 正文
张友棠孝廉丁巳 清 · 赵翼
 押真韵 出处:瓯北集卷三十九
我来扬州把谈麈,绛纱弟子殊侁侁
就中最赏张思曼,七言韵语尤清新。
君亦倾心自著录,康成门下称传薪。
讲堂散后五六载,每一相见情弥亲。
呜呼近时山长席,鹅湖鹿洞非等伦。
乡官聊作祠禄寄,诸生藉补馆谷贫。
此岂有意在学问,毋怪别后同路尘。
君独不以老耄舍,自因知味共苦辛。
其思沉密学繁博,功力更复老斲轮
组织能成锦五采,锻鍊不惜锤千钧。
垒坚墙厚攻不破,开壁一战摧强邻。
眼前突兀真畏友,先导吾敢誇梁津
识途马已智无用,掣韝鹰方气未驯。
看君出应著作手,词坛旗鼓惊千人。
黄陶庵手书诗册(五言律十三首,乃崇祯丙子赴试金陵途次之作,书于是年九月十六日,盖在报罢后。公至壬午始举于乡,癸未进士,殉节于乙酉,距作诗时仅十年耳。啬生郡博购得此册,敬题其后)丙辰 清 · 赵翼
 押有韵 出处:瓯北集卷三十八
作诗赴举时,写诗落解后。
诗不必坡谷,字不必颜柳。
遗迹乃独珍,光压琼瑶玖。
是时明社将为墟,方赴鹿鸣乡射耦。
迨公通籍已板荡,需次里居岁乙酉
天兵南下金陵降,风扫百城快于帚。
马前叩头草间活,国破君亡谁拒守。
公也林下一书生,衣不掩胫袖露肘。
回天挽日何等事,岂出区区措大手。
揭竿市儿无戈矛,释褐乡官未印绶。
无端纠集一旅师,欲饱百万磨牙口。
山河改局鳌折柱,天地为笼鱼在笱。
正惟成败百不计,足知志定甘授首。
呜呼公已骑箕去,故纸残零亦何有。
一鳞片甲乃幸存,其字其诗遂不朽。
摩挲忍污寒具油,激赏欲浮大白酒。
君不见同时众名流,声望出公右。
书推王孟津,诗擅钱蒙叟
至今令人笑齿冷,断楮零缣付酱瓿。
读先太傅宁远伯传敬赋长律十四韵 清 · 李锴
五言排律 押真韵
有汉推猿臂,前朝重虎臣。
茧丝宁作障,执秩足其民。
半壁凭榰柱,群陬失抚循。
蛮氛裁左戢,羌事复西论。
雷火先声疾,乾坤血战频。
竞传边立靖,敢信策称神宁远土蛮平哱拜前后大战凡十馀赐爵荫甲第为当时冠)
维嬖疑诛赏,论功屡屈伸。
直将成贝锦,谁肯恤劳薪。
献纳更三相,权衡赖一人。
廉颇容善饭,新息偶全身任宁远由张居正居正败群辈诋宁远无虚日申时行言边臣忠勇惟成梁最后沈一贯言全乡官士民投揭朝房谓成梁镇辽二十年而辽安去辽十年而辽坏故宁远得以功名终)
异代山河改,王家典籍新。
语方崇起剪(论辞比诸起剪之亚),名竟躐甘陈。
小子诚无赖,穷年不自振。
匣中遗故剑,每夜泣风尘。
承议郎秘阁校理张君墓志铭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八、《范忠宣公集》卷一四、嘉庆《四川通志》卷一四四、一八三
君讳公裕字益孺,其先出于汉张留侯
六世孙广陵太守某,其后子孙有居犍为者。
至公之六代祖葬江原,今遂为江原人
曾祖讳某,祖讳某,皆潜德不仕。
父讳某,以学行著于乡里,嘉祐中举遗逸,不起,就拜试将作监主簿
由君通籍,拜太子中允而终,赠太常博士
母罗氏,封靖安县君
公生而秀异,幼喜读书,不好戏弄,成童已晓经义,善讲解,老先生宿儒莫能过也。
皇祐中,应进士举京师
国子生多四方豪俊,以声名相高。
及较艺,公为第一,士大夫皆惊叹焉。
俄中甲科,为戎州军事推官
戎僰近蛮,素无儒生,公请兴学校,立生员,躬自教率,后遂继有登词科者。
再调忠武军节度掌书记,居贾文元公幕中,尽心举职,无少顾避,郡政为之清肃。
部使而下,荐其才者二十馀人。
太子中允、知定州唐县
张康节公许昌,精选宾佐,辟签书武军节度判官公事。
相国韩魏公荐公可任文馆
英宗面命辅弼,选求贤才。
二府择二十人上之,上亲取十人,公预其选,充秘阁校理
丁母忧,服除,同知太常礼院
会议亲王袭封,公与翰林司马公君实、范公景仁协其议,忤执政,二公罚金,而公坐免一官,改判吏部南曹
有选人与吏同为欺以应格者,公察知其罪,置于理,而执政右选人者,遂罢公南曹,复知礼院
中书建议尊僖庙为始祖,公独请尊艺祖,据经折理,而为之议。
凡万馀言。
上不之从,公亦不敢安其职矣。
文潞公枢密,欲辟公为掾属,公辞曰:「亲老矣,愿求乡官以就养」。
潞公嘉之,因丐便郡,得请知嘉州,迁太常博士
郡学就爽垲而新之,学子便焉。
又请傍青衣山浚江故道,以泄水患,监司沮格其议。
后江涨,果壅流入城,害居民,识者服公先见焉。
益州帅欲发民开犍为沐川,以便蛮人输马之路。
公曰:「蛮乃南诏遗种,日欲窥吾疆陲,以山川之阻而不能踰也。
今奈何通之,以启其心耶」?
朝廷闻而罢之。
以父丧去职。
公时年将耳顺,因哀毁致疾。
服除,请閒官就医,授管勾成都府玉局观,赐五品服。
会改官制,为承议郎
元丰六年五月一日终于官,享年六十一。
交旧闻讣,皆悲其未尽所蕴,而不臻上寿也。
公天资孝友,外和内刚,识量宏远,喜愠不形于色。
多为名公大臣所知。
张康节公、韩忠献公、赵清献公、龙图杨公乐道,皆力荐之。
同舍临川王平甫尤称爱之,曰:「益孺真有道君子也」!
临终神意不乱,言不及身后事。
于书无所不读,而于《诗》、《易》、《春秋》、《老子》、《阴符》尤能究达其义,而各为之注解,共三十三卷。
为文典赡,有西汉之风,家集三十卷。
娶费氏,封仙源县君
子三人:洞、浩、洪,洪为其季父华阳县之后。
三女:长适进士范祖亮,次适宣德郎赵仍,次未嫁。
孙男四人,孙女六人,皆幼。
其孤将以某年某月某日葬公于某县某乡某里之茔,请铭于予,而为之铭曰:
留侯之裔,居蜀隐微。
公独自奋,力学逢时。
秉义恂恂,进退有仪。
儒馆乡郡,昼锦而归。
孝养克终,志愿弗违。
唯其蕴储,弗克究施。
庆流子孙,在理则宜。
勒铭窀穸,以谂无涯。
送芮同枢(承锡)朝正 其三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二十一○第十四
子昔西京送我行,我今送子过西京
村童马卒知名姓,土吏乡官喜迓迎。
浿江樽酒重游兴,辽野风霜远别情。
好待明春拚软脚,上林高树语流莺。
送具佥枢往浴公州温井 其三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四十六○第二十二
柔城温室忆曾游,屈指如今卅四秋。
地主慇勤频问讯,乡官珍重费潦溜。
当年我是初游宦,今日君为州。
想见一乡勤送迓,往来如复亦风流。
议官(下)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二、《净德集》卷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五
夫古之循吏,布宣德泽,设为条教,使民宜之深而信之笃,所居称治,所去见思,风迹炳然,垂休千载,而后世莫能及之者,何也?
非古之人皆贤,而后世之吏不肖也;
非风俗之醇漓代变,而治体不可复也。
意者朝廷之于君子,待之不适其分,用之不尽其材,而遂有所不为乎?
尊贤而退不肖者,人伦之大别也。
尊贤所以劝不肖,退不肖所以任贤,此乃使天下之士求为之用,而务有所立也。
今智愚混乱而失其别,用舍轻重,惟式度之听,是故虽有卓然之才,杂处其中而无辨异,则其心必亦自惰,而不欲有为矣。
此所谓待之不适其分也。
法令者,禁非防过之具,为小人而设也。
君子不幸而过,犹议贤能而释之,则用之于君子可疏而不可密也。
可疏而不可密者,使才胜于法而足以适用,不使法胜于才而无能施也。
举今之法,盖密于君子,而使之不能施其才矣。
科条详悉,网罗备具,大至于生杀与夺之间,小及于出入起居之际,一不可离于法。
是故虽有杰然之士,愿发所存,以尽行己之道,回环四顾,而皆为法之所绳,则其心愤懑沮怯,而不敢复议,安肯触罪冒禁,以求惊世骇俗之名乎?
是以其勤劳止于簿书刀笔,其思虑不出于规矩绳墨矣。
此所谓用之不尽其材也。
夫君子始仕,则未尝不以济时及物为先务,安有不欲不甘之心哉?
及乎既从事于其间,观其势之如此,而与志愿相违也,于是抑而不振,晦而不彰,滀而不流,藏而不试。
惟明主思致天下之力而辅成治道,岂不惜于此乎?
昔之贤君待循吏者可见矣,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由,不数变易,使民服从教化有治效者,勉以玺书,赐金增秩,公卿缺则以次选用。
今皆不可得而有也。
民政之重,宜莫如守宰,一官而共之者三人,群趋于有司,阅籍而听命,计以岁月,辄复代去。
虽百职旷惰,而未至于受赇,则澄按所不及;
其治尤无状,则碌碌罢退,而合为一,又群趋而听命矣,其所得之分,则分毫无损益也。
昔之贤臣为循吏者亦可见矣:使邮亭、乡官养鳏寡贫穷,而又为之制丧祭之具也;
擅发仓廪,以赈馀县流民而得全活也;
少府用度,赍刀布,遣诸生诣学京师也;
以守相赋敛违法,而遽解印绶也;
孝妇狱不理,而谢病求去也。
今皆不可得而有也。
于法无有,而人不可以行也。
一郡之广,坐视斯民将毙而不能辄济者,朝廷有未报也;
一邑之大,熟察斯民之所劳而不能辄革者,州郡有未从也;
不虑乎此而遽为之,则姗笑其近名,贬駮其兴事,甚者至于罪废而不录也。
昔之人恢闳旷阔,多出于绳检之外,以望其成功;
今之吏委曲逊避,以趋于法禁之中,而求其无过也。
嗟夫,上之所任者既如彼之轻,下之所畏者又如此之重,则尤异之效,循良之政,何时而及于古哉!
待之有别,而使进退出于威柄,则臣尝议其略于前矣。
嘉祐之诏,有察守宰治行,而命以久安者,何中道而止也?
惟明主既先之以择才授任,而不取必于式度;
又继之以循率先宪,而戒其屡易,褒赏其不欲之节,而使之磨砺。
凡天下之吏,有以宜民便国而抵罪,可特议其过而时亦宥之,勿拘深文,遂至废斥,以振动不敢之气,而使之驰骋,则贤者无自惰而有所施,古之循吏出矣。
昔汉臣有言,二千石部刺史、三辅县令有材任职者,人情不能无过差,宜可阔略,俾尽力者有所劝,可为今日道也。
入赚 明 · 沈鲸
 出处:六十种曲 双珠记 第五出
想来文名姓误相同。全仗恁乡官秉至公众:休胡说。昨日太老爷呵。
当堂查覈。昭然支派岂朦胧。
末丑:王沂是你的伯。王津是你的父。
王沂无子。该你补伍老旦贴:既是这等呵。
可使弥缝。愿解簪脱珥充酬奉众:官法如炉。把来当耍哩。
猛可地令人怒发冲。扯生旦介老旦贴哭介:恳借通融。
变生仓卒无门控跪求介众:苦恼。此心堪恸。
大河上天章顾子敦1088年 北宋 · 徐积
 创作地点:江苏省淮安市
万物皆有性,顺其性为大。
顺之则无变,反之则有害。
禹之治河也,浚川而掘地。
水行乎地中,其性安而遂。
因地为之防,犹恐不足制。
故附之山足,使循山而行。
山不可必得,或原阜丘陵。
水行乎两间,既固而既宁。
及将近下流,山远而地平。
渠裂为二道,河分为九形。
虽暴不得怒,虽盛不得盈。
所以顺而制,归之于沧溟。
后代蒙其业,历世六七十。
凡千有馀年,而无所决溢。
国君与世主,岂皆尽有德。
盖繇河未徙,一皆循禹迹。
河道既一徙,下涉乎战国
水行平地上,乃堤防堙塞。
其时两堤间,实容五十里。
水既有游息,堤无所啮(原缺,据康熙本、四库本补)毁。
后世迫而坏,河役(原作设,据四库本改)始烦促。
伐尽魏国薪,下尽淇园
群官皆负薪,天子自临督(原作笃,据四库本、宣统本改)
其牲用白马,其璧用白玉。
歌辞剧辛酸,姑不至号哭。
瓠子口虽塞,宣房宫虽筑。
其后复北决,分为屯氏河。
遂不复堤塞,塞亦无如何。
两河既分流,害少而利多。
久之屯氏绝,遂独任一渠。
凡再决再塞,用延世之徒。
有天时人事,可图不可图。
有幸与不幸,数说不可诬。
其后复大决,大坏其田庐。
灌三十一县,言事者纷如。
将欲塞之耶,凡役百万夫。
费累百巨万,亦未知何如。
如此是重困,是重民叹吁。
言事者不已,亦不复塞诸。
李寻解光辈,其言不至迂。
遂任水所之,渠道自割除。
当时募水工,无一人应书。
学虽有专攻,术亦有穷欤。
诸所说河者,桓谭实主之。
但聚而为书,实无以处之。
班孟坚作志,亦无所出取。
事有甚难者,虽知无所补。
今之为河堤,与汉无甚殊。
远者无数里,近无百步馀。
两堤束其势,如缚吞舟鱼。
适足激其怒,使之逃囚拘。
又水性隐伏,有容而必居。
浸淫而灌注,日往而月徂。
埽材有腐败,土壤有浮虚。
水进而不止,正如人病躯。
病已在骨髓,医方治皮肤。
下不漏足胫,上突为背疽。
或水如雷声,或埽如人喘。
或决如山倾,或去如席卷。
如蛟龙引阵,如虎豹逃圈。
如地户开辟,如谁何生变。
如神物主之,不可得而辨。
嗟乎有如此,堤防岂能禁。
盖缘平地上,失水之本性。
而又无二渠,分九河所任。
以九合为一,所以如此甚。
今之为邑居,多在古堤内。
以诸埽准之,高于屋数倍。
以水面准之,亦高数尺外。
诸埽正如城,而土有轻脆。
民正如鱼鳖,处破湟畎浍。
被溺者常事,不溺者幸大。
又河水重浊,淀淤日以积。
又夏秋霖雨,诸水凑以入。
故有必决势,不决者盖鲜。
或决彼决此,或决近决远。
或决不可塞,或塞而复决。
或决于旦暮,或决于岁月。
或新埽苟完,或旧埽溃裂。
譬如千万钧,用一绳持挈。
必有时而败,必有处而绝。
而自决大吴,凡害几郡县。
河既北浸边,诸塘皆受患。
亡胡与逸马,熟为之隔限。
今虽甚盛时,亦防不虞变。
所以议论者,复故道为便。
故道虽已高,可复亦可为。
但恐既复后,其变不可知。
我兵学虽陋,公兵学虽奇。
我说兵之难,公亦莫我违。
河事异于兵,其难堪嘘欷。
智有不可及,力有不可施。
汲黯非不伟,所塞辄复隳。
王遵无奈何,誓死而执圭。
若与唐衢说,号哭垂涕洟。
未说穿故道,未说治故堤。
且说塞河口,所费不可推。
诸所调发者,委积与山齐。
卷埽者如云,进埽者如飞。
下埽名入川,其势忧流移。
上埽名争高,少动即势危。
万人梯急赴,两大鼓急椎。
作号声号令,用转光指麾。
其救护危急,争须臾毫釐。
又闻被灾郡,数路方荐饥。
官私康熙本、宣统本作司无畜聚,民力俱困疲。
朝廷谋已劳,两宫食不怡。
生民仰首望,使者忘寝饥。
为之柰何乎,勿计速与迟。
事虽有坚定,议论在所持。
如一身数疾,必以先后医。
假如移所费,用以业贫民。
偿其所亡失,救其所苦辛。
或贷其田租,或享其终身。
独孤有常饩,使同室相亲。
露尸与暴骸,收敛归诸坟。
精选强明吏,处之使平均。
乡官与胥徒,欺者以重论。
如此庶几乎,可无愁怨人。
下酬更生望,上慰再造仁。
然而论议者,至今犹纷纷。
或复其故道,或因其自然。
公如决于一,勿使众议牵。
在己者有义,在命者以天。
而况行职分,而况本诚忱。
圣朝无不察,知子之赤心。
嗟余何为者,草莽且贱微。
与公本无素,一见即弗遗。
以伯兄处我,以古人相期。
小设犹致说,大事宁无辞。
年且六十一,未作沟中尸。
常恐公礼义,如投诸污泥。
岂欲为迂阔,不得已为诗。
沥吾之肝胆,但恐同儿嬉。
又恐误公事,公千万慎思
如将从近功,即深图便宜。
如必谋久利,唯古人是希。
是询而是度,是访而是咨。
或博物君子,或宿儒老师。
或滨河野叟,或市井年耆。
或愚直夫妇,所言无蔽欺。
或老胥退兵,耳闻而目窥。
或世为水学,可与讲是非。
或博募水工,按地形高卑。
从便道穿渠,稍引河势披。
海既为大壑,汴既分一支。
如关窍疏通,脏腑病可治。
此说如何哉,但恐出于狂。
如何完障塞,如何复诸塘。
观变而待时,亦恐谋不臧。
为复有说者,且须严边防。
如魏尚守边,见称于冯唐
如祭彤(原作同,据明抄本、宣统本改)久任,使匈奴伏藏。
以车制冲突,如卫青武刚
多置强弩手,如李广大黄。
选募如马隆,练卒如高王。
如汉置奔命,使我军势张。
短兵斫马胫,冲车乱其行。
赏不以首级,所以严部分。
大陷刀如墙,可以坚吾阵。
羊叔子以德,郭子仪以信。
光弼河阳,挥旗令直进。
其时诸军势,如决水千仞。
杨素不用车,可汗下马拜。
仅以其身免,号哭而大败。
将帅方略,胜却百万兵。
安边在良将,胜却筑长城。
愿子治水功,有以酬明时。
便领铁林兵,尽衣犀牛皮。
连营环绣帽,大纛随牙旗。
分金赐勇敢,藏书付偏裨
先声义信远,下令霜风驰。
出塞有丰草,近关无马蹄。
穹庐大漠(原作汉,据康熙本改)外,别部黑山西。
伐谋为上策,何用长缨羁。
本朝正明盛,以德服外夷。
使来不受献,南越回山梯。
西闭玉门关,东却高句丽。
四夷无一事,各安巢穴栖。
名将更无功,优诏勒鼎彝。
师旋作鼓吹,军容除虎貔。
银珰致郊劳,翰林严锁扉。
除书纸用麻,省吏身著绯。
公方有所念,山足江之湄。
无心入黄阁,有表辞赤墀。
乞得老来身,浩歌还会稽
白云与绿波,无所不可之。
春风桃花坞,秋色黄菊篱。
篮与酒榼,壶矢兼琴棋。
烹鸡炊黍饭,可倩庞公妻。
岂无会稽老,雪夜同泛溪。
亦有二三子,棹歌相追随。
散尽橐中金,留得身上衣。
有宅是官借,无田可扶犁。
闲吟题寺观,长啸入云霓。
公得我诗后,一梦须先归。
上疏陈事 东汉 · 左雄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九
臣闻柔远和迩,莫宁人宁人之务,莫重用贤用贤之道,必存考黜
是以皋陶对禹,贵在知人。
安人则惠,黎民怀之」。
昔三代垂统(此句从《袁宏纪》补。),分伯建侯,代位亲民,民用和穆,礼让以兴。
故《诗》云:「有渰凄凄,兴雨祁祁。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及幽、厉昏乱,不自为政,褒艳用权,七子党进,贤愚错绪,深谷为陵。
故其诗云:「四国无政,不用其良」。
又曰:「哀今之人,胡为虺蜴」?
言人畏吏如虺蜴也。
宗周既灭,六国并秦,坑儒泯典,划革五等,更立郡县,县设令长,郡置守尉什伍相司,封豕其民。
大汉受命,虽未复古,然克慎庶官,蠲苛救弊,悦以济难,抚而循之。
至于文、景,天下康乂。
诚由玄靖宽柔,克慎官人故也(《袁宏纪》作「使万民不扰也」。)
降及宣帝,兴于仄陋,综核名实,知时所病,刺史守相,辄亲引见,考察言行,信赏必罚,帝乃叹曰,民所以安而无怨者,政平吏良也。
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
以为吏数变易,则下不安业;
久于其事,则民服教化。
其有政理者(《袁宏纪》作「民知不久,则诈以求过,故二千石有治能者」。),辄以玺书勉励,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以次用之。
是以吏称其职,人安其业。
汉世良吏,于兹为盛。
故能降来仪之瑞,建中兴之功。
汉初至今,三百馀载,俗浸雕敝,巧伪兹萌,下饰其诈,上肆其残。
典城百里,转动无常,各怀一切,莫虑长久。
谓杀害不辜为威风,聚敛整辨为贤能,以理己安民为劣弱,以奉法循理为不化。
髡钳之戮,生于睚眦;
覆尸之祸,于喜怒。
视民如寇雠,税之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观政于亭传,责成于期月,言善不称德,论功不据实,虚诞者获誉,拘检者离毁。
或因罪而引高,或色斯以求名。
州宰不覆,竞共辟召,踊跃升腾,超等逾匹。
或考奏捕案,而亡不受罪,会赦行赂,复见洗涤。
朱紫同色,清浊不分。
故使奸猾枉滥轻忽去就,拜除如流,缺动百数。
乡官部吏,职斯禄薄,车马衣服,一出于民,廉者取足,贪者充家,特选横调,纷纷不绝,送迎烦费,损政伤民。
和气未洽,灾眚不消,咎皆在此。
今之墨绶,犹古之诸侯,拜爵王庭,舆服有庸,而齐于匹竖叛命避负,非所以崇宪明理、惠育元元也。
臣愚以为,守相长吏惠和有显效者,可就增秩,忽使移徙,非父母丧,不得去官。
其不从法禁,不式王命,锢之终身,虽会赦令,不得齿列。
若被劾奏,亡不就法者,徙家边郡,以惩其后。
乡部亲民之吏,皆用儒生清白任从政者,宽其负算,增其秩禄,吏职满岁,宰府州郡乃得辟举。
如此,威福之路塞,虚伪之端绝,送迎之役损,赋敛之源息。
循理之吏,得其化;
率土之民,各宁其所。
追配文、宣中兴之轨,流光垂祚,永世不刊(《后汉·左雄传》,又《袁宏后》汉纪,十八与此小异)
送蒋宪颖叔 北宋 · 徐积
四言诗
五岭之南,其极西徼。
其旁大海,木深山峭。
内有溪洞,外有交趾
皮厚肉坚,铁为骨髓。
雉兔伏藏,猱猿突起。
动如飘风,猛如湍水。
独恩不畏,独威不怀。
扰之则去,抚之则来。
恩之与威,不可去一。
宽猛交济(四字原缺,据四库本补,宣统本作抚而怀之),不可无术。
坐当一面,则有帅臣
按刑将漕,要皆得人。
以德以才,公称其选。
能不择官,义不辞远。
始闻有命,严装以需。
青毡角簟,药鼎茶炉。
琴堂旧谱,铃阁新书。
史帙签重,诗囊卷粗。
前施斋舫,后设行厨。
公既拜命,不敢宁居。
乃戒徒御,乃建帆樯。
鸣刁击鼓,旗帜开张。
州人感恩,父老童稚。
知不可留,以足顿地。
或前塞路,或后从行。
或献花酒,或犒从兵。
或望于野,或送一程。
即日渡江,江南春早。
雪尽冰消,江山如扫。
柳径桃蹊梅花芳草。
沽酒村遥,卖鱼船小。
晨散乌群,暮归白鸟。
春正好时,已到岳阳
岳阳楼下,苍苍茫茫。
岳阳楼上,飞沫浮光。
江山旧物,吴楚凄凉。
夜宿巴陵,晓过洞庭
湖中水绿,湖口山青。
黄陵古祠,长沙古路。
潇江湘江,风烟古渡。
岳麓茶林,沙洲橘树
此时春深,衡阳雁去。
时饮一杯,时吟几句。
更望九嶷,清诗无数。
揽辔登山,日日西南。
褰帷叱驭,车不停骖。
乃有部吏,乃有蛮酋。
青衫负弩,锦帕缠头。
公曰使者,实典兵刑。
增置强弩,多募土兵。
宜浚其隍,宜坚其城。
公曰弓手,宜如旧制。
加之训练,可使精锐。
可代城郭,为民捍蔽。
公曰民命,悬在狱官。
不可不慎,不可不宽。
宽于善良,勿失有罪。
恶人如虎,养之成害。
公曰生民,不可无教。
教民之官,县令最要。
今则不然,困于簿领。
甚者可除,烦者可省。
仍复乡官,则无所病。
凡我部吏,各恭厥职。
夜则精思,昼则宣力。
一节当官,赤心为国。
如此教告,如此施设。
吏则心服,民则心悦。
诸公闻之,荐者交章。
朝廷器之,下诏褒扬。
召而用之,优于冯唐
漕称 北宋 · 徐积
四言诗
人之古貌,心未必醇。
心醇貌古,或非通人。
我视赵公,其貌甚古。
心德俱醇,通达明悟。
我曹山野,岂足尽知。
但据所见,以类可推。
大河之说,何其通达。
精简平允,明辨昭皙。
盖其心得,身至自阅。
坐而可言,起而可设。
又云九河,勿守故迹。
但求禹意,然后为得。
此说尤奇,汉儒不及。
我自黑头,尽心河渠。
逢人辄问,三十年馀。
得公此说,庶几成书。
既讲大河,遂及赈饥。
如此方略,所系甚大。
乡官胥徒,实为巨害。
使领虽贤,吏不可乏。
必得官吏,斯为善法。
可为利泽,可制奸猾。
如其备预,莫若义仓。
勿取军民,勿法隋唐。
裒多益寡,斯谋乃臧。
损上益下,民悦无疆。
可自王公,下至选人。
每月之俸,百取一分。
凡千钱者,其出钱十。
斛取一升,缣取一疋。
各从本所,贮其本色。
主者不劳,但视其籍。
不移一符,不烦一力。
月知所增,岁知所积。
出者不劳,如无所出。
其所损者,毫毛涓滴。
一仓之内,诸所畜聚,尽是官俸。
凡皆为民,不得移用。
即移用者,法不可纵。
不以去官,不以赦原。
设法如此,其谁敢干。
古人所贵,讲辨之学。
应而弗精,询谋诹度。
惟是陋生,不足待问。
问而不应,应而不精。
君子不为,非人之情(原作精,据四库本、宣统本改)
惟是弗精,面目腼然。
在乎复教,庶无后愆。
江宁府句容县厅壁记 北宋 · 徐积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八、《节孝集》卷二八
县令之设,其本在乎教化,听讼决狱,盖其次也,给敛期会簿书,一切又其次也。
古者以年行选民,置为乡官,所以佐令教化也。
乡官出入闾巷,朝夕与民从事,与其家人无殊,故能知其伪,察其疾苦也。
汉高祖入关,天下犹未定也,已置乡官矣。
洛阳董公壶关湖城三老,此辈论议皆有益于人之天下,何况区区一县乎?
其后,贤有道者处之甚众,如爰延辈,教化之风皆其身之所自出,其益可知也。
后世乡官虽存,而名实与古异矣。
县令者,孤立于上,而下无所辅
又其官劳事剧,竭尽一身之敏,而日力不给,则教化者固其有所不迨也。
将欲教之,必先养之。
使夫农者安于农,商贾者安于其商贾,是所谓养也。
知夫农本,而不知夫商贾者市井之本,则小民何依焉?
故或依于农,或依于工,或依于商贾行旅。
各得其所依,则各得其所养,然后教化可行,刑罚可省,患盗者可以息盗也。
然不虞之戒,不可不戒。
盖民之所恃而为安危者,城郭也。
若夫篱堑不施,关键不设,戎事不讲,武备不修,岂可以言几乎?
习于其故而已矣。
则令之方略威信,其所蓄积而设施者,不可以无素也。
虞翊之于朝歌贺齐之于会稽,即其人也。
县令者不可不重处之者,不可不思,不可不勉也。
句容者,因山为名,以其山形句曲而自容也。
取其容不取其曲,斯为正人矣。
正人者,天下之福也,而况至于一县者乎。
容者非自容也,所以容物也。
所恶夫自容者,为其患得患失之也。
安有患得患失而弗为弗正者邪?
安有弗正而弗阿弗随、弗残弗害者邪?
则正而容民者,真县令之事也。
代县治行名迹见于吏民者,晋之刘超、宋之孙谦、齐之周洽之辈是也。
景德中,我外父太常博士王公实绍厥后。
其后相绍而处者,盖有人焉。
越至于今,有慎大夫者,所居不茍,故取前人名氏列于厅事之壁,意者近乎史也。
览其名氏,问诸父老,必有叹息而后言者,遗爱可知也。
诸君子不泯矣,来者勉之。
大夫,端人也,严而能怒。
昔者彭泽令陶公遣一力给其子,戒之曰:「此亦人子也,宜善待之」。
嗟乎!
如陶公之用心,肯有暴人之亲、虐人之子、营己之利者乎?
如此则上不负于朝廷,下不负于赤子,孽不积于其身,殃不遗乎其子孙。
知利其身而不知恤其子孙者,岂不哀哉!
故因大夫之恕而及乎陶公之恕焉也。
常熟县义役申状 南宋 · 王爚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七九、《重修琴川志》卷六、《姑苏志》卷一五、光绪《苏州府志》卷一三
窃惟赋役二事,关于民生利害最大。
本县向来户版庞乱,吏奸纵横,官督虚籍之赋,民苦破家之役。
追惟往弊,不忍复言,当职职思其忧,自初到官,亟图所以救之,修复经界,整比版籍,民按实产受常赋,贫富小大,幸就明实。
傥不及时议结义役,则作伪者诡寄以自利,尚气者纷纠以伤和。
役政不修,赋籍随坏,非特前功尽废,抑恐后患滋多。
乃分委乡官,劝率役产,参合都分主客之势,斟酌地里宽窄之宜,量役费之重轻,准助田之多寡,仍详为开陈,使人乐趋,第其先后,以次充替。
经始于端平丙申四月,竣事于嘉熙丁酉五月
载念官民两便,备罄勤劳。
虽今者喜于有成,尤藉后人守而勿失,方为永便。
除已采摭始行之大要,条画垂远之定式,缮写成帙,申府佥印发下外,其间更有数条事体稍重,关于义役修废,乞从本府备申朝省,劄下本县遵守,并劄提举常平使司照会施行,须至供申者。
一、据申,本县九乡五十都,今管义役田地共五万五百二十二亩一角五十八步五尺五寸,岁收租米共二万四千九百九十八石六斗四升一合一勺,已随都分大小分拨与保正、长,听其任便收支,以助役费。
有馀不足,官司更不复干预。
其田并系常平物业,不许公私典卖,亦不许移易转换。
违者按法坐罪,业还义役,庄钱没官。
其助田之家,将来富者不加增,贫者不许取。
入仕而免役者不给还,有家道倍进乐然添助者听。
有骤富而素不助田者量助。
一、据申,本县诸都旧亦各有役田,止缘役首欲擅其利,故自破坏义役,掩取田租。
又虑人告发,则或献纳本县板帐库,或献纳常平司,旋即诡名请佃,量纳租钱。
官司苟目前之微利,不暇为赤子深谋,多堕其计。
夫庸钱不除,差役仍旧,民已不胜其劳矣。
今役费日重,民至相率出田助役,自以为义,彼其所以不惮其烦者,盖欲求一日之安。
上之人能反其初而观之,宁不为之恻然动心乎?
今在版帐库者二百馀亩,已给还久矣,在常平司者见议申乞。
所有今来见管义田,日后益不许奸民献纳,官司亦不当收受。
有献纳者,则将其人根究,重寘于法。
一、据申,保正、长向来充役之费最为浩瀚。
保长既为产去税存、逃亡、户绝等户代纳税租矣,而为保正者亦仰之催科,例行陪纳,其他色目尤多。
如保正则有科供竹木,科取殽果,科买糟酒,节序灯油,接官器具,检尸定验之费。
保长则有著役召保,请给虚限,出豁簿书七夕冬至二节供送吏胥之费。
加以上落牌头开折司苗税案,诛求无艺,已一切禁戢蠲免,供具申本府及诸司,永与蠲除。
后如吏胥更有纤毫科扰,即仰役人与机察纠率,众户经县及经上司理诉,痛与究治。
一、据申,义役初行之时,劝率助田则上户非所便,义役既成之后,不复差役,则公吏非所便。
其至便者惟大小役户而已。
窃恐日后上户之已出田者或再欲佔据,或强自抱租,吏人或破例差役,或生事搔扰,许役户与机察合词经官理诉,或往上司陈乞。
必使侵扰之计不得容毫发,而后义役之利可以垂永久。
至如乡戛,不许干预役事,遇造保长苗税簿子,仰明注欠户住居地分。
如保长不知着落,而乡戛志在乞觅,不以实告,亦许保长陈论,官司当与根究,重仰施行。
务要保长分文无陪纳之患。
一、据申,本县各都保正、长虽已分拨田租以充役费,而其间穷窄都分,或遇水旱,则役户必难支吾。
今将诸郡率到官民户馀剩助役钱及拘到端平二年三年不差苗长旧义役米钱,并本县拨到官钱,共二万二千三百贯文官会,约可买田八百馀亩,可得租米六百馀石,别项桩积。
于桩积米内斟酌均拨,支付役户,以助其用,申县照会。
如宽都偶遇水旱特甚,委是费力,亦与量行给助。
如官司忽以借兑为由,干预钱米,不许提督容情应副。
其馀已别详立规式。
一、据申,役政之弊,始于版籍之不明,版籍之弊始于过割之不谨。
本县今将各都新排经界田籍备录一本,印押交付机察,谨密收藏。
每遇人户典卖田产,并许具状经县陈乞送下机察,仰置簿打号,发下保正、役主。
内系起催夏税以后入状者,即责付新苗保长;
内系起催秋苗以后,即责付新税保长。
令取责契照及两家砧基,点对保明,类申机察,机察类申本县,送乡戛局参对官籍移割。
其诡名寄产者,缴回元状,不许容情相与为欺。
违者一例坐罪。
务要户籍常清,保长可无陪纳之患。
本县自十二月初一日以后受移割夏税状,止正月十五日终;
六月初一日以后受移割秋苗状,止六月终。
限满,更不受理。
一、据申,保正义役事件至多,已置籍申府佥印照證。
今不敢细碎烦渎,姑摘其要切者供申。
其馀条目,凡酌之佥论而载于官籍者,并一体施行。
伏候指挥
代县社仓砧基簿序 南宋 · 李吕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六、《澹轩集》卷五、《永乐大典》卷七五一○
今社仓之制,其说有二:曰储米以备赈贷之用也,敛息以资举子之给也。
向者崇安开粜,仿隋唐旧制而创为之。
盖仓以社名,则赖乎里之人相与推行而不涉吏手,故实惠稍孚而弊端迄塞。
余涖邑数月,适连帅赵公封示崇安条画,俾视效而举行之。
会里有处士李某,余始到官知其人焉,一日以其事谋之寮友与夫乡人之善者,佥以李为然,遂造门而问故。
李曰:「吾邑东西不及百里,南北相距加二十里,中多乱山,可耕之田仅得三之一。
乐岁则粗可以给,一有水旱之变则食为之不足,于是溺子而不举者俗诚有之,贤令尹得不为之长虑而使之知父子之亲乎?
又况阙米于新陈之未接,则忧不在乡而在市,盖贩者无千金之积,停者无三日之聚,乡人挈担石以趋市,少则有踊贵之患,甚则有不继之忧,官盍有以为之备乎?
然捐米以惠人,非买田以规岁收之入,储米以备粜,非建仓以别在官之廪,则不可以图久」。
于是议以克合,乃详视崇安之成规,讲究吾邑之所便,增损而行之,惟其所当。
凡买田建仓,官出缗钱二千,而籴米所直数亦称是。
李又推择其乡之士八人任乡官之委,以与民附籍,县复委官措置,以示公私互相维持之意。
幽远之民,始而疑,来请者尚寡;
中而信,岁终计之已支百斛。
今买田之外,益以没入之产,亦既三倍所收矣。
所储千斛,若籴以时直而出粜以平价,虽岁稔亦蒙利焉。
夫不规剩利以粜,则可使常新;
取诸岁收而与,则可以持久。
由目前观之,若可以诏后而贻远矣。
独念夫崇安创始之制,倡者里人而官为之应,故其成若难而久非所患。
今吾邑举行之,方官始倡之而里人为之助,矧其设施各务得宜,则其事迹容有小异,至于救民于壑、为国添丁,原其用心则未始不同。
然念牧民之吏,率以三岁而终更,敛岁计之馀,锱铢而积,其所成立仅止于此。
至于增光润色,自此岂无与我同志者?
吾邑之利,未见其已时也。
虽然,百里之治,欲民化而俗善,兹特其一端耳。
若夫富室之兼并,豪民之武断,恶习相染而敝民间出,颓风相仍而敝事时生,必将讲明治化,拔本塞源,以成礼义之俗,则余之所以望于后之君子讵止于此耶?
姑摭建置本末,出纳条例,悉列于册,著为砧基簿,且复为之序以冠其首,用诏来者,使公私皆得以稽考焉。
《齐民要术》序 北魏 · 贾思协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十九
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
尧命四子,敬授民时。
舜命后稷,食为政首。
禹制土田,万国作乂。
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管子曰:一农不耕,民有饥者;
一女不织,民有寒者。
仓廪实,知礼节;
衣食足,知荣辱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传曰:人生在勤,勤则不匮。
语曰:力能胜贫,谨能胜祸。
盖言勤力可以不贫,谨身可以避祸。
李悝魏文侯作尽地利之教,国以富强;
秦孝公商君急耕战之赏,倾夺邻国而雄诸侯。
《淮南子》曰:圣人不耻身之贱也,愧道之不行也。
不忧命之长短,而忧百姓之穷。
是故禹为治水,以身解于阳旰之河。
汤由苦旱,以身祷于桑林之祭。
神农憔悴,尧瘦癯,舜黎黑,禹胼胝,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忧劳百姓亦甚矣。
故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勤,思虑不用,而事治求赡者,未之闻也。
故田者不强,囷仓不盈。
将相不强,功烈不成。
仲长子曰:天为之时,而我不农,谷亦不可得而取之。
春至焉,时雨降焉,始之耕田,终之簠簋。
惰者釜之,勤者钟之,矧夫不为而尚乎食也哉?
谯子曰:朝发而夕异宿,勤则莱盈倾筐。
且苟有羽毛,不织不衣,不能茹草饮水,不耕不食,安可以不自力哉?
晁错曰:圣王在上,而或不冻不饥者,非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飧,不待甘旨。
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夫腹饥不得食,体寒不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安得以有民?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粟米,布帛,一日不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刘陶曰: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
陈思王曰:寒者不贪尺玉而思裋褐,饥者不愿千金而美一食。
千金尺玉至贵,而不若一食裋褐之恶者,物时有所急也。
诚哉言乎!
神农、仓颉,圣人者也,其于事也,有所不能矣。
赵过始为牛耕,实胜耒耜之利;
蔡伦立意造纸,岂方缣牍之烦;
耿寿昌之常平仓,桑弘羊之均输法,益国利民,不朽之术也。
谚曰:智如禹汤,不如常耕。
是以樊迟,请学稼。
孔子答曰:吾不如老农。
然则圣贤之智,犹有所未达,而况于凡庸者乎?
猗顿鲁穷士,闻陶朱公富,问术焉,告之曰:欲速富,畜五㹀。
乃畜牛羊,子息万计。
九真庐江,不知牛耕,每致困乏;
任延王景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敦煌不晓作耧犁,及种,人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
皇甫隆乃教作耧犁,所省佣力过半,得谷加五。
敦煌俗妇女作裙,挛缩如羊肠,用布一匹,又禁改之,所省复不赀。
茨充桂阳,俗不种桑,无蚕织丝麻之利,类皆以麻枲头贮衣。
惰窳少粗履,足多剖裂血出,盛冬皆然火燎炙
充教民益种桑柘,养蚕织履。
种苎麻。
数年之间,大赖其利,衣履温暖。
江南蚕织履,皆充之教也。
五原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绩织。
民冬月无衣,积细草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
崔实为作纺绩织衽之具以教,民得免寒苦,安在不教乎?
黄霸颍川,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
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
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具为区处。
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豚子,可以为祭,吏往皆如言。
龚遂渤海,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株,百本,五十本,一畦,家二母彘五母鸡。
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
曰何如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趣田亩,秋冬课收敛,益畜果实菱芡,吏民皆富实。
召信臣南阳,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
躬勤耕农,出入阡陌,止舍乡亭,稀有安居。
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关凡数十处,以广溉灌,民得其利,畜积有馀。
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
郡中莫不耕稼力田,吏民亲爱信臣号曰召父
童恢不其,率民养一猪,雌鸡四头,以供祭祀,买棺木。
颜裴为京兆,乃令整阡陌,树桑果
又课以闲月取材,使得转相告戒,教匠作车。
又课民无牛者令畜猪,投贵时卖以买牛。
始者民以为烦,一二年间,家丁车大牛,整顿丰足
王丹家累千金,好施与周人之急。
每岁时后,察其强力收多者,辄历载酒肴,从而劳之,便于田头树下饮食劝勉之,因留其馀肴而去。
其惰者独不见劳,各自耻不能致,其后无不力田者,聚落以致殷富。
杜畿河东,课劝耕桑,民畜㹀牛草马,下逮鸡豚,皆有章程,家家丰实。
此等岂好为顿扰而轻费损哉?
盖以庸人之性,率之则自力,纵之则惰窳耳。
故仲长子曰:丛林之下,为仓庾之坻,鱼鳖之堀,为耕稼之场者,此君长所用心也。
是以太公封而斥卤播嘉谷,郑白成而关中无饥年。
盖食鱼鳖而薮泽之形可见,观草木而肥𫭪之势可知。
又曰:稼穑不修,桑果不茂,畜产不肥,鞭之可也。
柂落不完,垣墙不牢,埽除不净,笞之可也。
此督课之方也。
且天子亲耕,皇后亲蚕,况夫田父而怀窳惰乎?
李衡武陵龙阳泛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树。
临卒敕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
吴末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恒称太史公所谓江陵千树千户侯等者也。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
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
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此种植之不可已也。
谚曰:一年之计,莫如种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此之谓也。
《书》曰:「稼穑之艰难」。
《孝经》曰:「用天之道,因地之利」。
《论语》曰:「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汉文帝曰:「朕为天下守财矣,安敢妄用哉」!
孔子曰: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然则家犹国,国犹家,是以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其义一也。
夫财货之生,既艰难矣,用之又无节,凡人之性,好懒惰矣。
率之又不笃,加以政令失所,水旱为灾,一谷不登,胔腐相继,古今同患,所不能止也。
嗟乎!
且饥者有过甚之愿,渴者有兼量之情。
既饱而后轻食,既暖而后轻衣。
或由年谷丰穰而忽于蓄积,或由布帛优赡而轻于施与,穷窘之来,所由有渐。
故管子曰:桀有天下,而用不足;
汤有七十里,而用有馀。
天非独为汤雨菽粟也,盖言用之以节。
仲长子曰:鲍鱼之肆,不自以气为臭;
四夷之人,不自以食为异;
生习然也。
居积习之中,见生然之事,孰自知也,何异中之虫而不知蓝之甘乎?
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
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凡九十二篇,分为十卷,卷首皆有目录。
于文虽烦,寻览差易。
其有五谷果蓏,非中国所者,存其名目而已。
种植之法,盖无闻焉。
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
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花草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华,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
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故丁宁周至,言提其耳
每事指斥,不尚浮辞,览者无或嗤焉。
贾思协序。
乞委老成廉明乡官赈济灾民奏庆元二年十二月 南宋 · 刘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一七、《宋会要辑稿》食货六八之一○○(第七册第六三○三页)
往昔浙东水旱,朝廷颁降赈济钱米若度牒共为缗数十万。
监司有好名者,悉以予轻儇浮伪之人,使之分头赈济,往往虚作名色支给,其实掩为己有。
间有支给,则又奸弊百端,或尽以与私家之仆佃,而不及他人。
或任喜市恩,则虽中人自给之家,亦使之源源得请。
或肆怨仇,则虽饥穷濒死无告之人,不沾一钱一米之惠。
虚负朝廷,无补事实。
说者至今冤之。
臣恐今者复蹈前辙,乞下浙东常平司并被水诸郡守臣,其所差赈济乡官,择老成确实、居官有廉明之称、在乡有公平之誉者,然后分委。
毋使轻儇浮诞之徒攘臂其间,必欲干与,以济己私。
郡守有违,许监司按劾,如监司党庇,许御史台纠举,并与坐罪。
如此,庶几朝廷不致虚费,饥民得沾实惠。
观巷堤记 南宋 · 刘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一七、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二六、同治《丰城县志》卷二○、民国《平阳县志》卷八○
丰城为赣吉下流,地势洼甚。
岁春夏,水暴至,方县数十里,汇为巨泽,县兀然居中,以堤自障,堇堇不没,以故傍县之田,率以夏潦退然后敢即功。
夏秋之交,水势杀则治江岸,以约水归道,俾无横溢,幸得迄穑事,岁以为常。
淳熙戊戌水齧县上流之岸曰观巷,未几又齧下流之岸曰聂家垱。
始隙甚微,篑土可窒,吏媮民惰,弗究弗度,岁历滋久,至大溃决。
由是傍县之田无稔岁,熟视莫可柰何。
庆元丙辰永嘉君仲懿来莅邑政,咨所急务,众以是告。
君课吏具水所侵户以庐计者八千一百有二,田顷者六千二百六十有八,米不入民庾者为石九十万有奇,租不入公庾者为石五千有奇,喟曰:「是岂细事哉」!
即疏请于部使者
转运判官赵公善悉提举常平王公容俱遣属按视,复命曰信。
则共捐钱出,称所费委于邑而责成焉。
林君于是以身总役,而分隶其地于丞若尉,又礼致乡官之贤与乡士之有信义者,枚选民之饶于财而不渔于官,浮屠氏之有干力而畏事者共集之。
上率以诚,下相以力,不督自励。
以是年之十一月经始,明年之二月迄事。
观巷累土为六级,广下而杀上,下之址为丈二十有五,而上取四之一。
高二丈有四尺,而修则七十丈。
聂家垱为级者四,视观巷址广五之二,而上杀半之。
高五之三,而修又半之。
又以其馀力培子堤凡十八处,增筑税亭石埽以杀上流水势,俾不得锐出石堤,所以为捍禦计者甚至。
通共匠役五万三千七。
而县狱百年,颓敝为甚,囚多瘐死,乃先鼎新其狱。
次年遂建厅事,以达于吏舍。
其冬又次台门而新之,轮奂有加于旧视。
所谓毫釐无取于民者,亦殆无愧。
今年将新其中门,适有池阳之命,乃不果作,以待后之君子。
胡公之记石磨灭,了不复存。
绍兴初,柴必胜修县图经,续胡公而后十有二人,今复参诸故牍,得柴公而后章公贤至洽任罢之年月,并审胡公之记与其人而刻龛置壁间,嗣书者幸勿废。
为父具答权贵书草 北周 · 柳庆
 出处:全后周文卷六
下官受委大邦,选吏之日,有能者进,不肖者退,此乃朝廷恒典(《周书·柳庆传》。父僧习为颍川郡,将选乡官,皆依倚贵势,竞来请托。选用未定,乃具书草云。)
严州劄子淳熙八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六、《书稿》卷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某昨日已拜状,今日又得旨应副军粮万五千石,幸便遣人般取。
价钱必有指准,既不用时直,度易办也。
赈粜米万六千石,上并令改作赈济。
新守与吴漕是亲,未必便来,迓吏切勿多遣。
寻常交承,恐或相讶,今以绣斧临之,可以无疑
若移所费救千百饥民,事势轻重不相侔也。
近沿江官员入对,备言流徙者尽是饶、徽、严三州之人。
已下饶、徽二州具析,惟严陵被灾既广,又使节新到,所以圣主多方应副,正欲自此人安其生耳。
伏恐欲知,故尔详及,敢幸台察
赈济弊多,须委乡官土豪及僧道之类。
咫尺严宸,无幽不烛也。